
再过去,他是我大学先修班(Lower Sixth)的同班同学,从甲公教中学中五毕业后转来,曾担任该中学的总学长。我校华文学会改选,他中选主席,我是秘书。那一年的学会最兴旺,第一次跨校举办了全甲州中学华文常识问答比赛,也出版了第一本柯式印刷刊物(之前都是油印)《窗》。放学后,我们一伙编辑经常到他家编书,也认识了他的家人,以及他南大毕业的父亲,和他家里满柜的藏书。一年过后,他转到澳洲去继续大学。
之后,我们就失去了联系。偶尔听说他在澳洲大学活跃于学生会,为不公义之事请命,不惜走上街头。毕业后一直活跃于海外,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尤其关心全球劳工的问题。
他回来,刚好赶上1998年风起云涌的安华被控下狱事件。然后报章上就经常出现了他的名字,倾政府的人称他“搅屎棍”。由于横空出世,也有人觉得他想捞取政治资本。认识他这个人,我清楚的知道,他不是,也不屑。
在他对垒冯镇安败选的1999年大选,我曾到马六甲为他站台。当时心想,胜选的冯镇安配做人民代表吗?今天,同样的议题可以在马华特大后发酵,翁诗杰、蔡细历、廖中莱、魏家祥、江作汉、黄燕燕或周美芬等,都是华社期待中的领袖吗?一个特大引出的群魔乱舞,是在为江山社稷而你死我活,还是因为个人的利益熏心呢?
我们的政治领袖,太多的假仁假义,太多的口是心非,太多的贪污与腐败。有那个是敢担当身先士卒,真正以民为本的领袖呢?对不起,在执政的国阵政府里,我一个也没见着。对于从政者,这其实是最低标准。所以,谁最适合做马华总会长?我的看法是:不管谁胜出,华人都是输家的球赛,有何值得评论之处呢?
谁具备为国为民的领袖风范呢?“咬警”罪成的蔡添强符合。而翁诗杰,不过是自吹自擂的那一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