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November 24, 2007

两部家书两种教育







一部《傅雷家书》,自1981年问世以来其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,这在当代纯文学作品中少有。傅雷(1908-1966),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、文艺评论家,一生译著宏富。傅雷为人坦荡,禀性刚毅,“文革”之初即受迫害,于1966年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自杀,悲壮走完一生。

《傅雷家书》是傅雷在五十年代和留学波兰学音乐的儿子傅聪的鱼雁往来,父亲写得多,儿子回得少。傅雷通过书信与傅聪讨论钢琴,各种弹奏技巧和细节的叮咛,艺术观感,费煞苦心。傅聪之后得以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,我的结论是:没有傅雷,没有傅聪。

我读这本书在八十年代,叹服于傅雷的文艺造诣,但也庆幸自己没有这样一个父亲。这部家书,体现了东方的父权意识,可以感受父亲对孩子的温情和严厉,缺乏给予年轻人自我发展的空间,企图将孩子的脑袋塞得满满的,儿子的一个错白字,父亲也唠叨了半天。父权不容侵犯,这样的思想仍然充斥今天闭塞的东方社会。

另一本是今年十月刚出版的《亲爱的安德烈》,著名的龙应台(一个母亲)和儿子安德烈(18岁至21岁)的36封家书。由于龙应台的丈夫为德籍,其儿子混血儿,是两代人,也是东西文化的亲切对话。

为了走入逐渐长大日渐疏远的儿子的世界,龙应台挑战与分隔两地的儿子以书信的方式来沟通,这一系列的家书陆续在台湾《天下》双周刊刊登,当时读得断断续续,很不过瘾。

《亲》和《傅》,这相差了半世纪的家书,最大的不同点是:《亲》是一个母亲站在平权的位子上和孩子对话。孩子没有任何忌讳,还不时揶揄母亲。母亲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,潜移默化,不强加思想在孩子身上。这自由的气息,让两代的读者都感觉到舒服。

父权思想特浓的父母可能辩护:“没有严父,就没有世界伟大的钢琴家。”其实,世界少一个能弹奏莫扎特肖邦贝多芬的伟大钢琴家不算什么,因为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两个弹奏名曲的天才,今天不是有朗朗和李云迪吗?除非能造就另一个莫扎特,那才是真天才。而这些真天才都不是被父母逼着学钢琴的。

没有父权教育,世界也多了许多富有创造能力的资讯工艺企业,让未来生机勃勃;而非继承父亲不光彩且荼毒众生的赌业而继续成为首富。

23-11-07

Tuesday, November 20, 2007

新世纪的学习真谛


我初初进入资讯工艺领域时在1989年,第一代IBM相容个人电脑8088刚开始流行,手机也是刚起步,互联网还是1996年过后的事。20年不到的时间,广义上电脑走进了工作,网络走进了生活,手机左右逢源,一切都改变了。

最近在YouTube流行的“Did you know” 纯文字短片,其中一段“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,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,使用还没有发明的科技,解决从未想象过的问题。 ”

如何教导“未知”, 似乎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挑战。今天的先进,是明天的落伍;除了普世的价值观,世界看来已经没有所谓的即定俗成。如何教导“未知”, 教师和家长都具备了条件了吗?

想想,一个仍未上市的Facebook,市值就轻易超过奋斗了40年,公认最能赚钱的垄断及备受争议的赌业者云顶集团;现在,任何超过一年的市场计划已经是无法再说得准了。 这些“未知”,是焦虑,是疑窦,也是因为无法透视而带来的希望。所有的即定,反而塑造了一种窒息且认命的文化。

我们的教育有能力教导“未知”吗?看看大部分激励或商业辅导大师奉为“经典”的例子:“我不给你鱼,我教你钓鱼。 给你鱼你一天吃光了,教你钓鱼一生受用。”然后告诉你照着他的话去做就会发财了。

受用了吗?如果所谓钓鱼的方法三天就过时了, 鱼都比你聪明不上钓了。而且那有学得完的钓鱼法? 亲身的思考与实验和修正的过程才能推陈出新钓到美人鱼。

再到马华的终身学习网站看看, 尽是和政治没有挂钩,没有主干线的拉杂课程; 没有思考和思辨, 探讨政治出路的课程; 将脑袋出让给马华装满花花草草,就一生受用了?

无法培养会独立思考的脑袋,终身算是白学习了。 无法分析和判断事情真伪而人云亦云,将无法成为自己的主人 ( 懂得思考但是一心想要伺奉好政治主子的奴才除外)。

如何教导“未知”? 当网络泡沫破灭时,有人重新诠释电子商务的B2B应该是Back to Basic。而对于教育,Back to Basic的可贵点是发掘问题,而不是急着给予答案。

而只有热心于发掘问题的学生,才能找到接近真实的答案;而非一些过时,或失实的答案。

20-11-07

Thursday, November 8, 2007

请用品格来说服我


搞文学和写评论不一样。搞文学的人可以是刽子手,纳粹分子也可以是钢琴家,因为艺术和他的罪行可以彻底分开论述。你可以批评他空有人文知识,而无人文素养;法律也可治他的罪,但未必影响他在艺术上的评价。 写评论却不一样, 你必须要用品格来写作。评论非言教,而是身教。

一个满身屎的人,为文批评带有小瑕疵的人,不管他的文字功力多高,也不会得到普遍认同(不认识他的人除外)。只要报章愿意收留他的垃圾文章,他当然有批评的权利;但有识之士也有信不信服的能力。

就好比一个巡察员,在学校里到处去抓同学的指甲不修,头发过长的小纪律;自己放学书包一丢,就和私帮鬼混赌博喝酒抽烟,怎能让人信服?但是这可笑的现象却充斥大马评论界和政界。

大恶往往来自拥有无上权力的执政党,党棍视而不见,却抓住无能为力的社会组织的瑕疵穷追猛打,不死不休。难道这类党棍,还能冠之以有公信力的评论人? 按照他自己的标准,他所服膺的政党和领导人早该被判死刑和下地狱千百次了。

这些不知羞耻的文棍还沾沾自喜,到处吹嘘:“看!你们所谓的好学生被我逮到行为不检,没把上衣塞进裤子里。这样一所烂学校,关掉吧!”党棍的奴才性格积习难改,报章如果还认为他的文章可取,好应为他开辟党团意见栏,而非让他以不能持平的言论来招摇撞骗。

我想起2005年在星洲日报举行的“风云巨辩”活动,一方来自马华精英的滔滔雄辩,一方来自行动党的摆事实讲道理。论口才,马华占上风,但是观众最响亮的掌声却留了给反对党,因为事实胜于雄辩。

小恶对垒大恶,观众尚分得清黑白,慧眼的编辑难道不能?而主办当局要在“风云巨辩”赛后准备发售的现场制作录像带,后因强权压倒事实被禁出街;隔了两年行动党千辛万苦才弄到了录像带,可见大恶的法力无边。
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小过小恶当然可以被批评,有公信力的人的批评是良性的督导和鞭策,使社会进步。对于满身是屎或带有邪恶目的的人,请先痛改前非,把自己洗干净再来吧!

真理越辩越明?你一篇,他三篇; 你稿费40,他可能240(政党补贴200);你很忙,文棍却是他的职业,辩什么?一个知识人与文棍的纠缠只会降低身价。在文棍面前,我傲得很。

8-11-07

Saturday, November 3, 2007

细节决胜负

中国的阿里巴巴(alibaba.com) B2B电子商务网站11月6日在香港上市了。阿里巴巴主要是为中小企业的进出口服务,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背景,为阿里巴巴的创办人马云提供了坚实的业务发展平台。

和许多科技英雄一样,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俯拾皆是,我不赘言。我只是觉得比起谷歌或亚马逊B2C等网站,阿里巴巴相形见拙。

使用经验在网络世界非常重要。当第一波互联网浪潮来临,只有少数网站站得住脚, 更多随着泡沫破灭湮去无踪。其中没有赢利模式拿来炒作夭亡的网站比比皆是;但是,许多实实在在的网站也以失败告终,主要的原因是“空有架构,不拘小节”。

细节决定胜负。 在网络世界,技术为隐,用户友善(user friendly)为显。一段清楚简单的文字或图像说明,远比高超的技术讨好许多。

第一代网站成功的故事,我首推亚马逊。亚马逊将传统商品通过网络行销,为旧经济体通往新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示范。 亚马逊见微知著,使用经验美好,几乎每天都有小惊喜, 网站功能和商品种类越趋完善,对手望尘莫及。 这和许多空有大计,执行力不逮的企业相比有如天渊之别。

谷歌的Adword对比雅虎的Search Marketing,也是高下立判。第一次使用者无须询问,就可在谷歌自行完成整个付款刊登过程,并看到广告出现在指定的网页上。我后来再上雅虎,换来是吐血的经验,折腾了两个星期才完成广告上网,而且他们的回邮也很蜗牛,无怪乎一下就被谷歌超越。

如非靠着中国背后庞大寻求出口机会的中小企业的资源,相信阿里巴巴也上不了位。阿里巴巴以为通过繁文缛节就能确保买卖双方的诚信;但我注册完成,一天后收到的七封电邮询问皆为Spam 。 而且其网站功能笨拙,上载资料复杂,失误须重新来过等,极不用户友善。 另外,阿里巴巴的回邮也答非所问, 不如谷歌和亚马逊到位和大方得体。

曾稳居Alexa全球排名前50的阿里巴巴目前退守到164位。阿里巴巴66.5%的访问来自中国;而来自en.alibaba.com及importer.alibaba.com等真正和外销相关的英文网页的流量,加起来不到10%。希望阿里巴巴利用IPO所筹集的资金进一步改善网站的每一个经营细节,才不浪得虚名。
2-11-07